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度转专业工作方案

时间:2025-02-08浏览:19设置

  根据《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苏师大教〔2019〕8号文件)和《2025年度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方案》文件精神,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实际,特制定本科生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拔办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哲学两个本科专业。为便于实施,两个专业选拔考试分别进行。重点考察申请学生修读拟转入专业的适配性。

  一、资格审查

  各专业工作小组对照学校文件,审查申报人资格,充分了解转专业原因和申报人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

  二、考核环节

  结合学生现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特点,考查学生对拟转入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创新能力程度、表达能力等情况。

  1.哲学专业:笔试(100分)+专业综合面试(100分)

  (1)笔试考察范围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时考察经典著作研读能力与哲学批判反思能力,尤其注重运用科学的观点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面试覆盖环节

  5分钟自我陈述(30分):围绕转专业这一中心内容,阐述选择拟转入专业学习的动机,今后学习的设想,以及如何克服存在困难并顺利完成学业;提问环节(70分):围绕转入专业特点,专家组对面试学生提问2-3个问题。

  (3)成绩计算办法

  录取成绩由学生高考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具体比例为: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占10%,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录取根据计划数按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原则上不录取。

  (4)其他需要说明

  笔试与面试结合(报名人数在10名内,含10名,则只面试不笔试,录取成绩由学生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具体比例为: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占30%,面试占70%。根据上述计算办法,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原则上不录取)

  2.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笔试(100分)+综合面试(100分)

  (1)笔试考察范围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教育环境、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载体等,尤其注重运用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面试覆盖环节

  5分钟自我陈述(30分):围绕转专业这一中心内容,阐述选择拟转入专业学习的动机,今后学习的设想,以及如何克服存在困难并顺利完成学业;提问环节(70分):围绕转入专业特点,专家组对面试学生提问2-3个问题。

  (3)成绩计算办法

  录取成绩由学生高考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具体比例为: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占10%,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录取根据计划数按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原则上不录取。

  (4)其他需要说明

  笔试与面试结合(报名人数在10名内,含10名,则只面试不笔试,录取成绩由学生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具体比例为: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占30%,面试占70%。根据上述计算办法,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原则上不录取)

  三、名额计划

  结合学校文件精神,考虑到班额等实际情况,我院2024年每个专业预定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原则上不低于10人。

  四、考试大纲

专业类名称

考核课程

参考书目

考核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教育环境、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载体等。

2、师范生基本技能。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简论》(曹典顺等;人民出版社)

1、着重考核中西马哲学与人文基础;

2、考察经典著作研读能力、哲学批判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