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时间:2012-04-15浏览:1619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arxist theory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括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徐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在徐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积淀,聚集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劲、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的学术队伍。本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20人拥有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每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良好。自2004年第一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今,已经毕业的研究生部分就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党校,部分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同时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能敏锐追踪理论发展前沿,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具体目标是: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坚定,理论扎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阔的学术视野,熟悉和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基本动态和理论发展前沿,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能独立在本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毕业后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出版发行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需要的的高素质人才。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备本学科学术报告的外语听、读、写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分4个具体研究方,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3、思想道德建设与价值观教育;4、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研究。各研究方向的具体具体研究内容见附件1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1、本学科研究生学制为3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2、本学科研究生实行24年的弹性培养方式。凡符合《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经审批同意,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也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学年。

    3、本学科研究生论文工作时间累积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本学科课程设的基本原则,是使硕士研究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拓展研究生知识需求的宽广度和纵深度,提升研究生把握理论的能力和对理论的敏感度,培养研究生创造性地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2、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含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最多不超过35学分。学位课一般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必须达到75分方视为合格,其他课程达到60分视为合格。学位课程有一门不及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不得进入论文阶段。

3、硕士生课程原则上一年半内完成,至多不超过第四学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答辩申请前完成。具体课程见附件2

六、培养模式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坚持“五个并重”的原则。即坚持基础理论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并重,坚持教师启发讲授与研究生自主自学并重,坚持统一规范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并重,坚持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与提升实践能力并重,坚持导师主导培养与小组集体培养并重。通过制定和实施过程合理、切实可行、体现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基础扎实、前沿规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在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构建研究生培养的科学模式。

1、本学科研究生培养采用“复合导师制”。实行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统一要求又因材施教。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

2、本学科研究生培养采用“三个结合”的教学培养方式。即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教学培养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端正的学术思想、优良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规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相长,使他们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训练,拓宽其知识面。建立读书报告制度,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3年内阅读本专业书籍不得少于20本,阅读后要做详细的读书笔记,每学年完成读书笔记字数不少于1万字,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着力培养研究生在教学、科研和独立工作等方面的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4、对研究生进行严格、完整、系统的社会实践训练。大力实施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程,从第3学期逐步安排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帮助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导师在本科生中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论文写作等,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之前,必须走出校门进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相关社会调查。硕士研究生应撰写相应的实践报告,由导师进行具体考核和评定成绩。

5、加强全国相同专业硕士点的横向联系与交流。采取请进来与派出去的办法,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学术报告。

6、研究生培养计划一般在新生入学2个月内,由导师按照培养方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由导师组讨论并由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必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七、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选题及开题报告按照《徐州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开题报告通过者可继续进行论文撰写阶段。

    1、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专业课程学习、文献阅读、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参加学术讨论等活动的基础上,确定具体论文选题、开题和写作。论文选题的确定要及时、审慎,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论文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选取对社会发展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题目。特别鼓励研究生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选取现实性强的问题。

2、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第4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进行,未修满学分的不能开题。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必须在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必须重新选题,第三次开题仍未通过者,应延期毕业。学位论文的开题由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把关,提高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更改题目,如特殊原因需要更改题目时,须由研究生本人书面报告,经导师签字同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并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在一个月内重新开题。

3、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必须充分严谨,文字材料必须首先经过导师审阅同意。开题报告主要内容的字数不应少于5000字,具体内容包含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主要对策建议或理论创新之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等。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准备和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具体实施细则参见《徐州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暂行规定》。

    4、研究生在课程学籍基本结束之后,进入中期考核阶段。一般在第四学期期末进行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定于每年六月中旬。休学的研究生中期考核与下一级同期进行。欲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参加上一级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具体考核内容严格按照《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规定的细则实施。中期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研究生,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八、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要求

    1、开题报告后,研究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计划,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导师要引导研究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鼓励研究生积极独立申报相关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研究生应在相应研究基础上,撰写并公开发表12篇学术论文。

    2、开题报告通过后,经导师批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论文的撰写。在论文写作期间,导师应定期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根据情况给予相关指导。研究生应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撰写完成学位论文,第4学期按学校要求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毕业前2个月左右论文定稿。

    3、学位论文要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应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上的前沿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文献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外文摘要的编写要合乎规范要求。

4、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程序,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要求的程序进行。论文实行双盲审制度,答辩实行预答辩制。正式答辩第一次未通过者应在半年内进行第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不授予学位。

九、必读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必读书目和必读重要学术期刊,分别见附件3和附件4

    十、学术交流

1、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努力发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学科)开展深层次合作,促进研究生关心和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学术视野。

2、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以上(含10次)校内外的学术交流,达不到10次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学术活动计2学分。

3、学术交流可以是校内各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4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交流,校内(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照天数进行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交流。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附件1: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本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意义研究为中心。包括: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中国经济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研究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学理论中国化为主线,以当代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为核心,重点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当代中国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等内容。

    3、研究方向三:思想道德建设与价值观教育

本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中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研究;中外德育比较研究;价值观教育规律、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

    4、研究方向四: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为研究中心,集中从近现代中外关系、社会矛盾、思想文化及政党制度等角度来透析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程,从而说明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凸显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意义。

附件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研究方向:A、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C、 思想道德建设与价值观教育        D、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研究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授课

教师

授课单位

备注

公 共 学 位 课


英  语

108

6

1、2

考试


外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8

2

1

考试


马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2

考试


马院


学 位 基 础 课

S12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著选读

54

3

1

考试

刘琳 等

马院


S12100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54

3

1

考试

刘  勇

马院


S121003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54

3

2

考试

梅良勇

马院


学位专业课

A

S122001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研究

54

3

2

考试

刘  琳

马院


S122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36

2

2

考试

于桂凤

马院


B

S12300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专题

54

3

2

考试

刘广登等

马院


S12300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

36

2

2

考试

马先辉

研究生处


C

S12400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题

54

3

2

考试

石海兵等

马院


S124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

36

2

2

考试

陈延斌等

法政学院


D

S125001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54

3

2

考试

印少云

马院


S125002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36

2

2

考试

邹雯娟

马院


专 业 选 修 课

S126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讲座

36

2

3

考查

任  平

校办


S126002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专题

36

2

3

考查

岑  红

校办


S126003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

36

2

3

考查

胡相峰

校办


S126004

领导科学专题

36

2

3

考查

朱淮沂

校办


S126005

政治学理论专题

36

2

3

考查

吴忠海

法政学院


S126006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36

2

3

考查

朱正梅

法政学院


S126007

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治研究

36

2

3

考查

邹雯娟

马院


S126008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36

2

3

考查

郭  华

马院


公共选修课


文献检索

18

1

1

考查


图书馆



计算机基础

36

2

1

考查



科研训练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1

4

考查



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

1

1

答辩申请前完成

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

1

1

答辩申请前完成

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

1

1

课程设置说明:

课程体系共分为七个模块,分别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

1、公共学位课(共9学分),突出外语能力的提高和政治素质的培养,开设“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

2、学位基础课(共12学分),重点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四门课程。

3、学位专业课(按研究方向5学分),根据招生方向,突出各研究方向要求的基本素质的深度提高。开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专题”、“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课程,各方向学生必须选修本方向的专业课。

4、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专题讲座”、“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专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领导科学专题”、“政治学理论专题”、“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治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三门以上。

5、公共选修课(共3学分),研究生进行学习和研究必备的应用工具,提升研究生学习、研究的实际技能,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效率,开设“文献检索”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选修。

6、科研训练(共2学分),提高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与规范,促进研究生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学术视野。开设“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和“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课程。

7、实践活动(共2学分),实践课程模块重点提高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独立在本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开设“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课程。

附件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专 业

序号

书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马  克  思  主  义  社  会  发  展  理  论  研  究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马克思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

《人类学笔记》

马克思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与当代意义》

丰子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超越与趋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思考》

靳辉明

荣  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

叶险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丰子义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

《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

甘师俊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9

《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

吴晓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

《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高清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

《欧洲社会历史观——从古希腊到马克思》

何怀远

黄河出版社1991年版


1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

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

《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

张  雄

鲁品越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再兴

赵甲明

中国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5

《当代世界思潮》

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衣俊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

段中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导论》

叶泽雄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

杨魁森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

《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

刘福森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专 业

序号

书  名

作 者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法  治  建  设

1

《中国民主政治研究》

徐久刚

冯进成

刘润民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浦兴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蔡定剑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徐育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

杨海坤

章志远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

《政府法制论 —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

蔡立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版

7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张光博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政府理论》

乔耀章

苏州大学出版2003年版

10

《立法论》

周旺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

《中国政府制度》

李寿初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当代中国司法行政制度》

程位荣

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3

《中国当代司法制度》

张柏峰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4

《法政治学》

卓泽渊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5

《法治论》

王人博

程  燎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

《迈向民主法治的国度》

刘作翔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

《社会主义宪政研究》

叶海波

秦前红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

《政府论》

洛克

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9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1982——2007

专 业

序号

书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与  价  值  观  教  育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

人民出版社2001/2006年版。

2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

张耀灿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陈万柏

张耀灿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

郑永廷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王树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陈万柏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7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项久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沈壮海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罗洪铁

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

《德育新论》

鲁  杰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11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檀传宝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

《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

陈立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

袁贵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

《价值新论》

李德顺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15

《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

石云霞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刘济良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版

17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王玄武

骆郁廷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7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

宋惠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0

《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专 业

序号

书  名

作 者

  

中  国  近  现  代  政  治  发  展  研  究

1

《毛泽东选集》(1-4卷)

毛泽东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近代中国八十年》

陈旭麓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

《中国近代史》

李  侃

中华书局2004年版

4

《中华民国史》

李  新

中华书局1987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郑  谦

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

关海庭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

燕继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

《政治发展导论》

李元书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

《政治发展与当代中国》

张占斌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0

《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

傅  静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11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朱俊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2

《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刘景泉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3

《近代中国宪法文本的历史解读》

卞修全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4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

刘  伟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15

《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

李育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6

《中国思想史论》

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7

《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景泉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8

《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叶自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

《民国政党史》

谢  彬

中华书局2007

20

《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

王长江

改革出版社1996

附件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研究生必读重要学术期刊

序号

期  刊  名  称

主 办 单 位

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2

新华文摘

人民出版社主办

3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4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

5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6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

7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

8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主办

9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

10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主办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办

1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

13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

14

求 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16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

17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18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19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

20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