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21003
课程名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开课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刘 勇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适用学科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和研讨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总结发展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升华,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本课程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坚定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使学生掌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历史形态和现实作用,并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以下专题:
1、从传统价值观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背景与形成条件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历史地位
4、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历程和研究中的争议与热点
6、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党的建设
8、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9、当下中国的利益冲突与机制整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
课程主要教材: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郑永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顾海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成龙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柳国庆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郑永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汪青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史绍省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王新礼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蔡函甫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何萍,李维武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学院审核意见: 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签字: 签字:
日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