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端论坛在徐州举行

时间:2019-04-17浏览:513设置


  4月13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端论坛在徐州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展开研讨。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4月13日,由江苏师范大学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共同举办,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学科承办,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协办的“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端论坛在徐州举行,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岑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执行主编黄晓武等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展开研讨。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它事关思想基础巩固、精神力量凝聚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者密切相关,应在思政课教学和改革中持续推动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在学术理论研究上,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加强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各个具体领域的对策研究。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紧密结合。

  推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认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骆郁廷表示,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打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提出,要分清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并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永贵提出,方法论创新是实现问题突破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创新性的方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运用增强了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明理认为,应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采取科学策略和手段开展新时代意识形态批判。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负责人陈延斌认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为着力点,守正与创新结合以永葆理论的生命力,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

  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卢忠萍围绕4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变与不变进行阐述并提出,要传承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同时适应时代发展做出改进和完善。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白洁从职业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基于现实问题。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主任曹孟勤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是同人与人之间平等共享统一的,要求人人平等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在国际层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周斌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语境发言并提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会上,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海兵,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印少云、刘勇、邹雯娟,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谭琪红,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丽娟等学者也分别发言,从价值论、思政课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少数的作用发挥等角度发表观点。